三日后。
卢象升领着南线第六军数千儿郎踏上北上之路,身在京师的崇祯也接到了他的奏本。
“哈哈哈......”
崇祯开怀大笑,整个东暖阁充满着欣喜氛围,十余重臣也难掩兴奋之色。
“恭喜陛下,贺喜陛下!”
“陛下,此役历经两个余月达成既定目标,我军大获全胜,吾皇高瞻远瞩运筹帷幄,实乃我大明之幸矣!”
“陛下,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,我大明自此可安心发展国内民生,臣不敢多言,至少三五年奴酋难有作为!”
“......”
恭维之词从臣子口中说出,崇祯愉快地舒了几口气,笑道:
“那是自然!孙先生!”
“臣在!”
“以军机处并内阁回复卢象升,赤峰至镇江堡一线按既定部署排兵布阵!
近一两年内以小股骚扰为主,作出随时都有可能攻入辽东腹地之势,需让奴酋上下感到前所未有灭国之压力!
前线已用不着那么多兵力,由他酌情抽调部分禁军及水师儿郎,回防京师与天津!
另外还有一点,多尔衮和杜度仍在赤峰至朝阳一带,让大凌河守军腾出一只手,助黄、尤二人把那两帮建奴给朕赶跑!”
“臣遵旨!”
想了想,应该就这些了。
以卢象升眼光完全看得清局面,多尔衮等人也不可能傻到等着明军去消灭,赶走就行了,崇祯只是提醒一下。
至于本次的俘虏和投诚汉军以及记功之类,更用不着操心,卢象升奏本中早已说清。
汉军和建奴一律派去修路,劳改数年后贬为普通平民,大明还需要兵,但不是兵油子,首领人物则通通押到京师治罪。
立功将士在中秋以前完成所有记功,杰出者及将士代表都将回京接受封赏。
“孙先生!”
“臣在!”